雨果唱片-《西洋古典音乐及小品系列-薛伟:梁祝·门德尔松》 唱片介绍: “梁祝”小提琴协奏曲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音乐作品,那主旋律一响起,没有人不被它深深感动。正因为“梁祝”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,许多中国小提琴家都会倾注心血录上一张“梁祝”唱片。在众多唱片版本中,我比较喜欢的是两个版本:俞丽拿和薛伟。 “梁祝”的作者是俞丽拿的同学,她本人是这首协奏曲的首演,因此她的诠释具有权威性。这首曲子俞丽拿和不少乐队都合作录制过,俞丽拿的表达是无人可比的,但要做出整体评价,还需要加上独奏与乐队之间的配合、乐队的水平等因素。而综合各方面因素评价,我则认为薛伟在雨果录制的这版“梁祝”当数最佳。直至现在听了很多的版本,我仍觉得薛伟这版是最好听的。 这张唱片名字是《薛伟.梁祝.门德尔松》,是雨果唱片公司在1997年录制的。薛伟用的是一把斯特拉底瓦里名琴—1699年制造的“Kustendyke”。音色丰满甜美,雨果的录音自然平实。 与俞丽拿相比,薛伟的演奏水平要高一些,纵观整首乐曲,薛伟的演奏从容不迫,细腻自然,很好的驾驭了乐曲。音乐家的演奏除了激情,更多的是控制。薛伟对于情绪的运用在这张唱片体现的淋漓尽致,而这恰恰也是很多演奏梁祝的提琴家所缺乏的。薛伟对于“梁祝”中很多乐句的处理是在其他的版本中所听不到的,而他的处理也是最自然最合理的。 而这张唱片除了薛伟以外,乐队的演奏也是众多梁祝中的最佳。乐队是俄罗斯爱乐,指挥是印尼籍的黄胤灵。很多人会质疑,一个印尼人指挥一支俄罗斯乐队演奏中国的乐曲怎么会对味呢?可是在这张唱片里的确是这样:乐队对于每个乐段的衔接都恰到好处,情绪的跌宕起伏也很自然。说到底,还是情绪控制得好。或许是因为很多中国人对梁祝有着特殊的情感,因此国内乐队在演奏梁祝时总是过于激情,收不住,因此很多乐句处理得很突然,缺乏理性。例如唱片在英台投坟那一段,大鼓镲重音齐奏,引领乐队将乐曲推向高潮,而大鼓镲这一声,既奏出犹如万人呐喊般的声响,这是从未在其他版本中听过的。而且乐队与独奏小提琴配合得水乳交融,这也是其他版本做不到的。 每个中国乐迷都应该拥有至少一张梁祝唱片,而如果只想拥有一张,买这张是不会错的。 专辑曲目: 01 《梁祝》小提琴协奏曲引子 02 主题 03 同窗共读 04 十八里长亭相送 05 抗婚 06 楼台相会 07 山伯临终、英台投坟 08 化蝶、尾声 09 热情的中庸的快板 10 行板 11 不快的快板 活泼的快板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