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洛维茨 - 芝加哥最後音樂會 - (24-96, DG, 2015)
☆迷人的藝術感動,讓琴聲自己說話
「每當我坐在鋼琴前時,我從不知道我會彈奏出什麼;我只是順著當時靈光乍現的靈感彈出,大腦從來就不是音樂的主要控制因素,跟著感覺走才是成就我音樂藝術的真正因素。」─ 霍洛維茲說。
做為二十世紀最偉大、最具影響力的鋼琴大師之一,霍洛維茲不靠比賽成名,他獨特透明且兼具穿透力的琴音,靈黠並自然無比的觸鍵,以及源源不絕的圓滑歌唱性,是從來沒有其他鋼琴家可以複製的。
1986年10月25、26日兩日,霍洛維茲於芝加哥交響音樂廳舉行的兩場音樂會,是他演奏生涯在這古典重鎮的最後兩場演出;這份演奏便是完整收錄26日最後一場的現場錄音。曲目是典型的霍洛維茲晚年編排手法,上半場先來兩首史卡拉第奏鳴曲,接著是莫札特及史克里亞賓;下半場舒曼、兩首李斯特,最後以蕭邦的兩首馬祖卡及b小調詼諧曲作結,安可曲舒曼夢幻曲及莫茲柯夫斯基煙火,也是霍洛維茲最喜愛、經常演奏的。值得一提的是,第二片CD的舒曼阿拉貝斯克及蕭邦升c小調馬祖卡舞曲,是以往在DG的霍洛維茲曲目中不曾出現過的。
在這場音樂會,霍洛維茲變化多端的招牌音色如萬花筒般令人目不暇給,觸鍵是如此的自然,予人的印象卻又如此深刻;當然我們已經無法親自參與霍洛維茲的現場音樂會,但是我們可以多一點點的想像空間,想像自己是這場音樂會的觀眾之ㄧ,隨著他指下傳出的美麗音符而感動不已。
曲目
CD 1
1 史卡拉第:E大調奏鳴曲,K. 380
2 史卡拉第:E大調奏鳴曲,K. 135
3 莫札特:b小調慢板,K. 540
4 莫札特:D大調輪旋曲,K. 485
5 – 7 莫札特:C大調第十號鋼琴奏鳴曲,K. 330
8 史可里亞賓:升c小調練習曲,Op. 2-1
9 史可里亞賓:升d小調練習曲,Op. 8-12
CD 2
10 舒曼:阿拉貝斯克華麗曲,op. 18
11 李斯特:佩托拉克十四行詩104號
12 李斯特:維也納之夜,根據舒伯特作品改編
13 蕭邦:升c小調馬祖卡舞曲,Op. 63-3
14 蕭邦:f小調馬祖卡舞曲,Op. 7-3
15 蕭邦:b小調第一號詼諧曲,Op. 20
安可曲
16 舒曼:夢幻曲,Op. 15-7
17 莫茲柯夫斯基:煙火,Op. 36-6
18 芝加哥WFMT廣播網主持人Norman Pellegrini訪談(25 October 1986)
19 Thomas Willis訪談(30 October 1974)
|